2020全国首期,特惠好礼!——学术盛宴,精彩巨现!
全国首届骨盆歪斜一针复位术高级研修班
暨筋膜学-筋膜针-筋骨针临床应用与实操技巧特惠精(2020年元月4——6号 中国•洛阳)
【学术背景】
“骨盆一针复位术”是有张永伟医师发明的新型针刺方法;是在筋膜学两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即人体是由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疏松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筋膜支架网络称为支持与储备系统,和被该支架网络支持、包绕的已分化的功能细胞两部分构成称为功能系统。着重研究筋膜支架网络所形成支持与储备系统,尤其针对支持与储备系统中的骨性支架,对其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物学效用,结合人体衰老、疾病状态及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对人体骨骼所形成的骨性支架,产生了全新的定义;原创性的提出了“骨-筋膜系统理论、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学说”;也是筋膜针、筋骨针、骨筋膜针做出理想的即时效果和长期疗效的重要依据。
有人体特异结缔组织——韧带、关节囊、骨骼等形成的人体骨性支架,骨性支架序列、位置、相应空间及骨内内环境的完整性是保证各功能细胞、功能组织和功能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基础。人体“骨性支架”是以“颅骨-脊柱(胸腔)-骨盆”为中轴与上肢带骨、下肢带骨;结合遍布人体全身的筋膜支架网络包绕、包裹其各功能细胞及功能器官,在全身皮肤的保护下形成完整统一的整体,称之为人体的“骨—筋膜系统”。
在人体“骨性支架”中,骨盆是上下肢主要活动的枢纽,也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部位,骨盆的歪斜不但会影响脊柱、上下肢及头面部体态的失衡,引起大小眼、高低肩、骨盆歪斜、X型O型腿等,也是临床上很多疑难杂症久治不愈的重要原因;怎样能够更安全、更快捷、更有效、更简便的纠正骨盆的歪斜——前倾、后倾、旋转、左右歪斜、髋关节及骶髂关节异常引起骨盆问题,是现在临床中面对的重要问题。
“骨盆歪斜一针复位术”是有“筋膜针、筋骨针、骨筋膜针”发明人;是“医学创新型人才,筋膜名家”张永伟老师发明的;张老师在潜心研究筋膜学“两系统理论”十余载基础上;将中医“气血理论、经络学说、腧穴理论、经脉与脏腑理论”与“人体全身的筋膜支架网络系统的骨骼、关节、肌筋膜、筋膜结缔组织等”有效整合起来,原创性的提出了“骨-筋膜系统理论、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学说”等理论学说,并发明的针对筋膜及骨内循环平衡调节的一种新型针法筋膜针、筋骨针、骨筋膜针;该针法以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神经控制、肌筋膜反应链等学说为理论基础,能由内到外:内部-从神经层面启动人体自愈机制,外部-从肌筋膜层面整体调整人体力学环境,短期疗效快,长期疗效好,打破康复时间的限制,颠覆中风康复领域传统理念与临床;疗效独特,是基层医疗单位针对偏瘫康复的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对顽固性疼痛疾病、疑难性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偏瘫后遗症、体态异常(大小眼、高低肩、骨盆歪斜、X型O型腿等)男科妇科性疾病、疑难内科病(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习惯性干咳、面神经麻痹等)即时效果和长期疗效都非常理想。
原创性的理论知识结合原创性的治疗技术;在深圳大学医学院筋膜学研究院、中医筋膜学发展研究中心原林教授、王军教授“筋膜学”科研团队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整合临床宫氏脑针、筋膜针、筋骨针、骨筋膜针临床理论和临床实践;针对优势病种——顽固性疼痛疾病、疑难性症骨病、偏瘫后遗症、体态异常、男科妇科性疾病、疑难内科病、恶性肿痛等逐渐形成全新的科学化、系统化、完整化的医学诊疗体系;康复广大患者,造福人民群众。才是举办本次研修班的初衷!
为相应《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实国家发布《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推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经筋膜软组织医学学术组委会研究决定2020年元月4—6号(元月3全天报道)洛阳召开“全国第一期骨盆一针复位术高级研修班暨筋膜学、筋膜针、筋骨针临床应用与实操技巧特惠精英班”本期研修班将筋膜学、筋膜针、筋骨针、骨筋膜针优势整合、理论新颖独特,针法简便高效;全新的整合整体观,相信会给您更多的启迪和受益。期待您的参与!
【研修背景】
“筋膜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原负责人原林教授及科研团队,在国家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技术”“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和国家973课题“针灸理论的筋膜学说基础研究”的研究成果上,是在探索人体“经络”解剖学实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原创的学科理论体系。
筋膜学(fasciology)研究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包括:“筋膜”与“穴位”的相关性全身的筋膜支架网络与“经络”的相关性。关键性的理论突破是提出了“人体结构的两系统理论”: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遍布人体全身的筋膜支架网络。通过中医学和解剖学结合,以筋膜为载体把中医的功效表现挖掘出来,回归科学中医的本质,是用中医思维对人体观和方法论的一次全新尝试。
“人体结构的双系统理论”:人体是由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疏松结缔组织)所构成的筋膜支架网络,和被该支架网络支持、包绕的已分化的功能细胞两部分构成。前者称为支持与储备系统(阴),后者称为功能系统(阳)。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有遍布人体全身的筋膜支架网络与神经系统、淋巴系统、循环系统及其功能关系十分密切;涉及人体内的免疫应答及创伤修复、成纤维细胞分化、细胞骨架重塑、生化物质释放、上皮细胞增殖反应和肿瘤细胞增殖等活动,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病理性修复等功能作用及其重要!
“骨-筋膜系统理论”是以人体骨性结构支架为中心,结合遍布全身的非特异性结缔组织(脂肪组织与疏松结缔组织),包绕着神经、血管、淋巴及其各功能细胞和功能器官,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在“骨-筋膜系统”理论中人体骨性支架中轴是有头骨、椎骨、胸骨、骨盆所形成;在人体正常活动、疾病康复、延缓衰老等生理活动中作用及其重要作用。
如果“骨-筋膜系统”理论是一个全新的人体观,那么“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学说”是人体治病治愈或自愈;许多疑难杂症、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治疗的全新认识。骨骼不光对人体软性组织和重要器官支架保护作用,也是重要的造血器官;最新研究表明骨骼还参与人体内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尤其都中枢神经调节及其重要;我们通过特定部位的针刺干预,改善骨内循环,对很多疑难顽固性疾病、慢性病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讲师团队】
1、原林:“筋膜学”创始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重点学科南方医科大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科负责人,深圳大学医学部解剖学科负责人,原国家卫生部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副主编,广东省解剖学会临床解剖主任委员、筋膜软组织整合医学创新发展联盟名誉主席等职。
为国家的863项目“数字化虚拟人体若干关键技术”数字化虚拟中国人的数据集构建与海量数据库系统负责人,国家973课题“针灸理论的筋膜学说的基础研究”负责人。第407次香科学会议“筋膜学研究”执行主席。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发明专列5项,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年开始在世界上率先提出并逐渐完善原创性科学理论体系:“筋膜学”,是筋膜学研究首席专家。
2、张永伟:筋膜针、筋骨针发明人;
筋膜针、筋骨针发明人;北京•中关村炎黄中医药创新联盟筋膜软组织创新发展联盟副主席;世界汉唐中医药联合会骨筋膜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生命科学院院长、联合国人类生存研发基地秘书长、国教新视点(北京)国际教育咨询中心秘书长、美国哥伦比亚管理中心秘书长。
(注:以上专家为筋膜软组织整合医学创新发展联盟讲师团队,本次研修班现场授课老师以课程安排为准。
【授课内容】
1、筋膜学基础理论;骨-筋膜系统学说、人体“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学说”的理论讲解;
2、人体体态评估及体态异常与疾病的关系,主要讲解人体骨盆部位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及骨盆内空间关系。
3、着重讲解1疾病与骨盆的关系,2.躯体畸形与骨盆的关系,3.偏瘫后遗症与骨盆的关系,4.重点女性美体塑身与骨盆的关系!5.骨盆移位与神经的关系!
4、“骨盆一针复位术”一针纠正骨盆前倾、后倾、旋转、左右歪斜、髋关节及骶髂关节异等问题;“骨盆一针复位术”临床应用范围、定点定位、操作规范、实操技巧、注意事项及实操观摩!
5、筋膜针Ⅰ型:根据其松解、减压、剥离、注射等特点,针对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筋膜、脂肪、肌筋膜、韧带、滑膜、滑囊等引起的疼痛性疾病。主要对上肢、躯干、下肢软组织损害性疾病、滑囊炎、滑膜炎、神经卡压性疾病均能取得理想疗效;
6、筋膜针Ⅱ型:是根据“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学说”专业设计针对骨膜、骨内循环、骨组织及生理异常进行针刺干预,引起生物学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特殊针具。针对慢性顽固性软组织损伤、骨关节病、颈椎病、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均能取得针出症消的理想效果;针对顽固性头痛、慢性支气管炎、偏瘫后遗症等内科疑难杂症也有很好疗效;
7、筋骨针被学员及业内人士称为针刺治疗的“核武器”;是“骨-筋膜系统”、“骨内动力循环系统”异常较有力的干预手段;通过改善骨内动力循环来激活骨内造血系统、激活人体筋膜组织中的干细胞,改善体内免疫功能;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偏瘫后遗症、股骨头坏死、男女性功能障碍性疾病、体态异常含胸驼背、高低肩、腹部肥胖、大象腿、X型O型腿、长短腿等。
8、本班理论讲解结合临床观摩,有多名临床操作经验丰富的助教老师辅导对练和答疑;“理论-实操-答疑-对练”的授课方式,区别于以往只讲理论的研修班。
六、其他事项:
收费标准:迎新特惠,2980元/人,只此一次;(骨盆一针复位术高级研修班暨筋膜针、筋骨针临床应用与实操技巧特惠精英班29800元/人)。(参加需预交200元定金,空降学员按19800元/人收取)。
特别注意:凡参加过全国筋膜学-宫氏脑针-软外整合医学高级研修班的老学员,特惠精英班优惠至1980元/人;学习期间另有迎新特别惊喜!期待您的参与!
【报到时间】:2020年01月3全天报道(元月4—6号全天培训)
【报道地点】:洛阳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