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痛证的因素有很多,如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痰饮、瘀血、食积、外伤、虫扰等,这些致病因素皆可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全身或局部各种各样的痛证。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通或不荣是导致疼痛的根本原因,是各种各样疼痛的病理变化基础,所有致病因素都是通过引发机体发生“不通”、“不荣”的病理变化而导致疼痛出现的。
疼痛的种类很多,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其病机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脉络踡缩
经脉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气血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正常情况下,经络、血脉得到阳气的温煦、津血的濡养,则踡卷自如。若脉络受到某种致病因素的刺激或影响,正常的生理状态就会变为缩踡或拘急的病理状态,势必会影响到气血的正常运行,从而引发各种痛证。
(一)外感寒邪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寒邪主收敛、凝滞,可导致脉络踡缩拘急,从而引发疼痛。如寒邪客于肌表,则脉络踡急而出现头项强痛;寒邪客于关节部位,可见于关节疼痛,屈曲不利;寒邪客于胃肠可致脘腹疼痛。
(二)正虚失养
阳气有温养筋脉,使其柔和自如的功能。若阳气不足,脉络失于温养,可导致拘挛疼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肾中元阳不足,阴寒内盛,可导致脉络收引,经脉阻滞,失其温养而引发疼痛。
《难经·二十二难》曰:“血主濡之”,脉为血之府,若阴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亦可使其踡缩挛急而发生疼痛。
二、气血不畅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通”,不通是导致疼痛的根本原因,是各种疼痛的病理变化基础,所有的致病因素都是通过引发机体经脉“不通“的病理变化而导致疼痛。
正常情况下,人体气血在经脉之中运行不止,循环不休。若发生气血不畅或淤滞就会引发痛证。临床中导致气血不畅的原因很多,机理不同。
(一)寒疑血瘀
《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如寒邪侵袭肌表,营卫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可引发头痛,全身痛;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凉,气血凝滞可见脘腹冷痛;腰部受凉,气血淤滞不畅,,可见腰部酸痛;寒心凝脉,气血不畅或淤滞引发真心痛等。
(二)、湿邪困阻
湿性重浊粘腻,易致气机遏阻,血行不畅而发生疼痛之证。湿邪蒙闭清窍,则出现头痛如裹。湿邪流注经络、关节、困阻气血运行,则可出现肌肉,关节疼痛。
(三)、热邪壅阻
热邪壅盛,正邪相博交织,则影响气血运行;气血运行不畅,血受热邪煎熬,血热阴伤而致壅滞,引发痛证。
热邪壅盛上扰可出现头痛、牙痛、咽喉肿痛、口舌靡烂疼痛等。热邪壅盛气血不畅,血瘀肉腐,则可形成疮痈肿痛,如肺痈肿痛,肠痈腹痛等。热盛血瘀,瘀热互结可发生蓄血腹痛。
(三)情志失调
强烈或持久的情志刺激,可使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各种痛证。
(四)外伤瘀阻
各种外伤、跌仆闪挫等,可使气血不畅或瘀阻而致痛。
(五)痰饮内停
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痰饮内停可影响气血运行而导致疼痛。如痰浊阻于心脉可发生心痛。痰饮留于胃脘,阻塞气道,引发胃脘痛。
(六)气血虚滞
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导致气血生化不足;或因久病耗伤正气;或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等,皆可导致气血亏虚。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血虚不足以滑气,则气必有聚。因此气血因虚而瘀滞则可引发痛证。
痛证病机主要是脉络蜷缩、血脉虚涩、气血不畅、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等。这些病机不是机械分开、孤立的,它们既可同时存在,又可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如寒邪所引痛证,属于阴寒之痛,寒邪可使脉络绌急,又可致使气血运行不畅,气机升降失常。寒邪既可单独致痛,又可合并它邪致病。随着病情的发展,寒邪既可化热而致痛,亦可伤阳转为虚寒痛证。
因此,诊治痛证必须从整体出发,以脏腑、经络为依据,结合病因如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瘀血、痰饮、外伤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综合分析各个方面,才能较为全面地认识痛证的病机,从而为论治提供准确的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