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退变和继发性骨质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临床表现为膝关节肿痛、积液、活动受限等。
该疾病的病理发展,首先是关节软骨局部软化糜烂;其次是龟裂脱落,软骨下骨外露、磨损;最后是因关节面应力分布失衡,导致关节潜在不稳及骨质增生。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的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为渐渐加重,即在关节炎发生前期:关节活动后稍有不适,活动增加后,有关节疼痛肿胀,影像学没有明显软骨损害迹象;早期:活动增加后明显疼痛,休息后减轻,X线改变较少,MRI(磁共振成像)见软骨轻度损害;进展期:骨软骨进一步损害,关节畸形,功能部分丧失,X线见关节间隙变窄;晚期: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畸形明显,X线显示骨质增生严重,关节间隙狭窄塌陷等。
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也是基于病理分期、相应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进行不同的干预,即西医学提出的阶梯治疗理念。近年来,针对该病不同病理发展阶段,我院在西医学阶梯治疗理念的基础上,融入中医药治疗方法,提出中西医结合阶梯治疗理念,指导并应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早中期治疗(阶梯1)包括:1.健康教育和物理治疗。减少膝关节负重和高强度活动,如爬楼梯等,通过减轻体重减少关节负荷;借助适当强度关节功能锻炼、肌肉力量训练及保护性支具等保持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维持关节功能。2.西药治疗。如缓解疼痛的消炎镇痛药物,营养软骨的氨基葡萄糖类药物等,可延缓关节面软骨的磨损,减轻疼痛。3.中医辨证内治。中医学对该病病机多责之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瘀血、痰浊、寒湿为标,治疗时补肝肾、益气血、活血祛瘀、化痰降浊、温散寒湿,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关节功能。4.中医辨证外治。包括针灸、膏药外敷、中药熏洗等,达到活血通络、散寒止痛的效果。5.综合疗法。运用整体分期辨证,应用皮牵引、中药熏洗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晚期治疗(阶梯2)。患者此时会出现关节内翻畸形、力线改变。因膝关节内侧间隙受力较大,很多病人表现为膝内侧疼痛。在此阶段,60岁以下患者可采取胫骨高位截骨术(胫骨近端外翻截骨)恢复下肢力线,以达到减轻内侧胫股骨关节面的压力,让内侧磨损的软骨再生出来。该手术的优点是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第二天即可在护具保护下下地活动。
对于60岁以上的中重度膝关节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严格手术适应证,可采用内侧间室关节表面置换术,以达到治愈关节炎的目的。其机理是通过内侧间室磨损骨软骨的人工重建,达到消除关节疼痛的效果。内侧间室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优点是只置换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不干扰膝关节其他正常或接近正常的部分;术后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因保留了膝关节前后叉韧带及本体感觉,术后病人感觉良好,活动更自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晚期治疗(阶梯3)。对于重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已发展到多间室退变,只有通过全膝关节置换术,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其机理是通过将老化磨损的关节面替换成光滑的人工关节面,达到解除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是很成熟的手术,和单髁置换术及胫骨高位截骨术一样,患者术后第3天就可下床活动。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辅以中药熏洗、膏药外敷、推拿理筋及中药内服等,可明显促进术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