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缝合术
一、指征
1.一期缝合伸肌腱或屈肌腱腱鞘外被锐器割伤,污染着重,创面整齐,伤后8小时以内手术者。
2.屈肌腱鞘内的深浅肌腱同时断裂者,早期可切除浅肌腱,缝合深肌腱。
3.二期缝合创口内无感染,但患者就诊时间过晚者,可在伤后3周左右缝合肌腱。
4.晚期修补若创口已感染者,应在创口愈合后3个月进行修补。
二、禁忌症
1.肌腱挫裂伤,创口污染较重者;
2.肌腱断裂,合并有明显的软组织血运障碍者;
3.在某些损伤中,如肉食加工、皮毛加工、污水中作业等工作中受伤,虽伤口外观较清洁,肌腱断裂比较整齐,但实践证明,此类损伤术后容易感染。因此,在受技术条件限制的情况下,若勉强缝合,反易增加感染的机会,或造成广泛粘连,失去晚期修复的条件。
三、术前准备
1.一般手术常规准备
2.确定肌腱断裂部位及有无合并神经损伤
3.根据断裂肌腱的部位、种类、大小,准备各种骨钻、骨凿、钮扣、不锈钢丝、各种规格的丝线和直圆针。
四、麻醉
肌腱修复术,需要良好的麻醉,以使肌肉松弛,减少被修复肌腱的张力。
1.上肢多选用臂丛麻醉,或高位硬膜外麻醉;
2.下肢多选用腰麻或持续硬膜外麻;
3.简单手术可采用局麻。
五、体位
于大腿或上臂处绑缚气囊止血带。
1.上肢: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将患肢肘关节稍屈曲置于胸前,或置于上肢手术台上(侧台)。
2.下肢:患者平卧,俯卧或侧卧于手术台上。
六、手术步骤
(一)切口
肌腱手术的皮肤切口,应避免与肌腱的纵轴平行,以免整个切口与肌腱纵形粘连。切口只能垂直或斜形跨过肌腱,这样切口与肌腱只有一点接触,粘连的机会可大为减少。
(二)肌腱的显露
肌腱断裂后,两端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回缩,其程度与肌腱滑动范围的长短、肌肉收缩力的大小,及腱纽近、远端的断裂有关。
1.手术时,从伤口中寻找肌腱断端,不宜用血管钳探入伤口中盲目探找钳夹肌腱断端,这样不但增加组织创伤,扩散创面污染范围,而且也达不到目的。
2.寻找断腱远端比较容易,被动屈(伸)患指(趾)时,肌腱断端可自行突出到伤口内。
3.寻找断腱近端时,除被动极度屈(伸)关节外,主要可用弹性绷带从肢体近端向远端作螺旋状缠绕,断腱多可自行突入伤口内,如仍不见突出,可在肢体近端另做切口寻找肌腱近侧断端。
肌腱的缝合方法较多,不同部位肌腱的缝合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常用方法有:
1.“8”字缝合法(Bunnell缝合法)
采用3~0丝线缝合肌腱,或用涤纶或尼龙单丝缝合。
此法缝合处抗张力较强,可用于鞘管内屈肌腱修复。
此法易造成肌腱缝接处的绞窄,对局部血循环干扰较大。适用于缝合两断端同等粗细的肌腱,能承受较大张力,不易使肌腱撕脱,是各种肌腱缝合的常用方法之一。
缝合步骤:①先用直血管钳夹住近侧肌腱的断端,在距断端1~1.5cm处,用两端穿针的丝线(000-1号,或用涤纶或尼龙单丝)横行穿过一针,再将两针向断端方向交叉式穿过肌腱并从其两侧缘穿出;
②于钳夹处紧靠止血钳将肌腱切断2/3,接着将2针由侧方斜行穿入,从断面处穿出(形成“8”字),将肌腱近侧残端切断;
③远侧段端亦用血管钳夹住,紧靠血管钳的远端,将肌腱远侧切断2/3;
④二针由远侧断面穿入(近、远端穿出,穿入点应尽量相对应,以便于断端对合),从侧面穿出;
⑤切断残端,拉紧缝线,使两个切断面紧密对合。然后在远段肌腱亦作一次“8”字缝合,并拉紧打结。
2.钢丝抽出缝合法(可抽出式缝合法):
由Bunnell设计,采用不锈钢丝做“8”字缝合。
适应症:容易发生粘连及张力较大肌腱的缝合。
操作方法与丝线“8”字缝合法基本相同,仅在近侧段缝成“8”字,远侧段不作“8”字缝合,只将钢丝的两端经针导引由断面平行地穿入,距断端1~2cm处穿出,再分别经皮穿出,固定于纽扣上;最后在近侧“8”字起始部的钢丝上,再套上另一根钢丝,合成一股后,由皮肤引出,作为钢丝拔出线。
连接断腱近、远端后,将钢丝穿出皮肤,用钮扣固定在皮肤外,以减少腱端接合点的张力。
四周后,剪断钮扣下的固定钢丝。
从近端将全部钢丝拔出。
3.双“十”字缝合法
①修齐肌腱的两断端。距近侧端5毫米处,用一直圆针,由肌腱一侧穿入,通过肌腱中心部从肌腱对侧穿出,再于肌腱的远端断端以同样方式,同样距离将针穿回,即完成第一道缝合。
②然后用缝针在近侧断端以同样距离与第一道缝线呈垂直方向穿入,从对侧穿出,再由远侧断端与第一道缝线呈垂直方向穿入及穿出,即完成了第二道缝合。
4.鱼口式缝合法:
先将粗肌腱断端作“V”形切除,使其成鱼口状。在鱼口中部侧壁用小尖刀斜行刺一小口,然后将细肌腱穿入,再在距鱼口0.5~1cm,偏离第一切口轴线处,作第二切口。将细肌腱抽紧后断端埋入第二切口内缝合。
5.绞辫式缝合法(扣孔式编织法、编入缝合法):
适用于要求拉力较大的两条粗细相等,且两断端较长的肌腱缝合,如肌腱转移或肌腱移植者。
先将肌腱两断端拉直重叠,在距两肌腱断端约六倍于肌腱直径的长度处,各用尖刀切一小孔;
再于此孔约两倍于肌腱直径的长度处各切一小孔;
与前孔平面呈90°(互相垂直),然后将肌腱两断端互相穿过对侧肌腱的两个孔,用3~O尼龙单丝缝合固定,并将腱端埋入腱内。
七、新缝合方法
1.Kessler缝合法
此方法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之一,肌腱连缝接处抗拉力较强,可用于鞘管内外肌腱的缝合,并配合支具,早期功能练习。改良Kess1er法是在原缝合法上,在缝接肌腱处加上一圈间断缝合,加强腱端缝合处抗张能力,并使缝合点光滑平整。
2.Kleinert缝合法
采用3~O尼龙单丝线,或5~O涤伦丝缝合,方便简便,肌腱血循环干扰少。用于新鲜或陈旧肌腱损伤修复。此种缝合方法抗张力较强,可在支具配合下,早期功能练习。
3.Koch一Hason缝合法
同Kleinert方法。不同的是,此方法采用双针缝合肌腱的近、远断端,因此有2个结。另外,两腱端间断缝合,而非连续缝合。
4.斜面缝合法(Becker法)
人为地将肌腱断端修剪成斜面,采用5~O尼龙单丝线缝合肌腱。由于缝接处的斜面,改变了肌腱受力方向,使其抗张能力增加。但此方法肌腱缝合处缝线较多,而且腱端需重叠,肌腱长度受损失。
5.津下缝合法(埋入式)
基本方法是以8字缝合法固定肌腱缝合线。
方法:应用带针圈形缝合线,距腱断端约1.0cm处进针,断端出针,将线引出,留下圈形线尾。
用另一针将圈形线尾用“8”字缝合将其固定。然后将缝线牵引拉紧。
针再穿入另一断腱端,距1.0cm处穿出肌腱,将剪断的圈形线锁住,打结固定。
6.津下缝合法(套圈式)
用连体针圈形尼龙单丝线(3~O或5~0)距腱断面约lcm横穿一针,再将针套入线圈内,拉紧锁住少量腱外膜及腱束,然后将针纵向刺入肌腱,并从腱断端偏掌侧处引出针线。
再穿入对侧腱断端,同样偏掌侧进针,离断端约1cm将针引出。
牵引拉紧使其断面对合,将线圈一端剪断,在近旁处再横穿一针
出针后与剪断线打结
一条断腱可做双套圈缝合,增加抗张能力。
7.田岛缝合法
用3~O或5~O尼龙单丝线,从腱断端上0.5cm处偏一侧进针,经肌腱断端达对侧肌腱穿出,距出针处旁开0.3cm处进针,再回到原进针处旁开0.3cm穿出打结。同样方法在对侧缝合。
八、术后处理
1.患肢固定体位:为避免肌腱缝线被拉脱,须将邻近关节固定于肌腱松弛的位置,以利肌腱愈合。
2.患肢固定时间:肌腱缝合术后,患肢多用石膏托固定3周。
3.功能锻炼:采用抽出钢丝缝合的肌腱,可在术后一周作轻微的主动活动,以减少肌腱的粘连,增加其滑动性。但切忌作被动活动,以免将缝合后的肌腱撕脱。去除外固定后,可逐步开始练习关节活动,并辅以中药外用熏洗或理疗。
4.缝合后的肌腱常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对轻度的粘连,可行功能锻炼和理疗;对较重的局限性粘连,还可行肌腱松解术;对严重的粘连而且范围广泛者,可在术后3个月左右切除粘连的肌腱,同时作肌腱移植术。
1.肌腱缝合的要点,是将缝线埋藏在肌腱内部,不影响肌腱表面的光滑度,减少粘连和摩擦。
2.肌腱伤要将破损的、坏死的、污染的的部分切除。如果清创及时彻底,离断的肌腱可作初期修复。修复时对功能重要的肌腱应优先处理,必要时也可用功能次要的肌腱修复功能重要的肌腱,使肢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
3.不能进行初期修复的肌腱,要用丝线将肌腱断端固定在附近的肌肉上,防止短缩,为二期修复作好准备。
4.肌腱主要由纵行纤维构成,故缝合时断端易被缝线拉裂。因此设计肌腱缝合方式时,应考虑缝合处的张力不能过大,且缝合线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反应和增加粘连机会。
5.缝合肌腱时,两断端应对合严密,勿留空隙,以防愈合不佳,或愈合延迟;此外,缝合亦不可过紧,过紧则会使肌腱出现皱褶,影响其滑动。
6.缝合肌腱时,穿越肌腱的缝线不应过多过深,以免肌腱受到环行绞窄而发生坏死。
7.肌腱手术的全过程中,操作要轻柔,止血钳只能钳夹肌腱断端作为支持,而不能钳夹肌腱的其它部位,手术中,要注意保护腱旁膜、腱系膜和肌腱,并注意经常用生理盐水湿润或暂用附近的软组织覆盖,防止肌腱干燥。
8.肌腱缝合完成后,为防止粘连,应以其周围的软组织缝合覆盖。
9.采用不锈钢丝缝合时,不要使钢丝扭曲成结,而影响缝合和术后抽出。作为拔出线的钢丝,只套住“8”字缝合的钢丝,合成一股后,距缝合点近侧2cm处引出皮肤,以便日后抽出钢丝。
10.伤口在闭合前必须放松止血带,在直视下充分止血,而不能将部分的止血依靠术后用加压敷料来完成,目的是止血完善,减少粘连。另一方面,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11.术后应严密观察有无血肿和感染:对血肿应及时清除积血;对感染要充分引流并行抗炎治疗。
12.肌腱缝合术后,发生影响疗效的多是缝线断裂;缝合处坏死;缝合处粘连等。术中和术后均应注意预防。
13.肌腱缝合术后,若在固定期间患者突感肌腱缝合处松弛或肢端有失落感或拆石膏后,指或趾不能做屈伸活动时,均说明肌腱的缝合线有脱落现象,此时须再次手术。
1.肌腱缝合后,接合部有一定的抗张能力。
2.肌腱缝合部位要光滑,不留粗糙面。
3.缝合材料抗拉性能好,组织反应小。
4.缝合方法简便、实用,较少地干扰肌腱内血循环。
5.遵守无创伤操作,使用无创肌腱缝合针线,减少手术对肌腱的损伤。
(二)缝合方法选择
1.肌腱缝合方法很多,各有不同的优缺点。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应力求符合上述要求,争取最好的修复结果。
2.缝合伸指肌腱多采用“8”字缝合方法
3.屈肌腱鞘内缝合,早期应用“8”字缝合法较多,后来用kess1er,k1einert等缝合法。
4.采用“8”字缝合法,术后制动病例,肌腱的二期松解率49%,肌腱修复后优良率近一半。
5.采用Kess1er、Kleinert等方法缝合,术后在保护下早期功能练习的病例,其优良率为96%。
6.就目前国内外文献统计和临床实践,Kess1er、K1einert及津下法是较为实用的肌腱缝合法,特别是新鲜肌腱断裂缝合。具有抗张力强,肌腱缝接部位血循环干扰少,操作简便,术后可早期功能练习的优点。
肌腱固定技术
肌腱固定术系指将肌腱与骨固定,常用于肌腱转移及肌腱附着点撕脱的修复。
1.肌腱与骨面固定法:
先将预定附着点骨面皮质骨凿成粗糙面(以利与肌腱愈着),并在粗糙面远侧横行钻一骨孔。然后在肌腱断端作一“8”字缝合,再将缝线两端交叉穿过横行骨孔,最后在骨面上打结。
2.返回式固定法:
适用于细长肌腱的固定。
骨面附着点及钻孔方法同前,然后将肌腱穿过骨孔,拉紧后再返回与其在骨外的部分缝合。
3.方孔内固定法:
先在预定附着点骨面开一方洞,其大小亦足以容纳肌腱末端,再以方洞远侧钻两小洞均与方洞沟通。将肌腱缝合后,缝线两端经方洞内分别从两个小洞穿出,拉紧缝线,使肌腱末端纳入方洞内,在骨外打结固定。
4.钢丝抽出固定法:
适用于肌腱与足跗骨、跟骨或指骨固定。
以肌腱固定于跗骨为例,先在跗骨上向足底方向钻一孔道,然后用肌腱钢丝抽出缝合法缝合肌腱,再用直针带着不锈钢丝穿过骨孔道并穿出足底皮肤,拉紧钢丝使肌腱末端纳入骨洞内,最后将钢丝穿过数层纱垫和纽扣洞,并打结固定。
如张力很大者,可将钢丝穿出石膏,将其固定在石膏外的纽扣上,以避免皮肤发生坏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