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椎间盘炎是指发生于椎间盘、软骨终板和相邻近椎体的炎症性病变。曾被称为:椎间型感染性脊椎炎、椎间隙感染、化脓性椎间盘炎。
病因
椎间盘营养来源
婴幼儿:血供丰富。
营养来源:椎体骨化中心,前、后纵韧带血管。
> 13岁时:无血供(纤维环周围结缔组织血管和淋巴管)。
营养来源:软骨终板和纤维环弥散 。
易感因素:机遇性感染、免疫缺陷、糖尿病、全身性感染、透析、器官移植、嗜可卡因。
感染途径:血行性、医源性操作(如手术、介入等)、椎体骨髓炎、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膜后感染。
临床表现
剧烈腰痛与肌肉痉挛是椎间盘炎的典型症状:椎间盘手术后症状缓解,之后又出现局部剧烈的痉挛性疼痛可向下肢、臀部、腹股沟等其它部位放射。
疼痛特点:疼痛有别于术前的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腰痛程度往往大于下肢放射痛,动重静轻,昼轻夜重,对外界声音、震动特别敏感,任何轻微的体位改变如翻身、咳嗽等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普通止痛药疗效差,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寒战、食欲减退。
自发性椎间盘炎:少数早期主要症状为腰痛,疼痛程度较轻,运动后加剧,休息后可部分缓解,病程相对缓慢,容易误诊。
查体
脊柱活动明显受限,常取被迫体位,局部明显压痛,有时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椎旁深部压痛,叩击痛明显,直腿抬高试验加强实验可为阳性,膝踝反射无明显异常,无明显下肢感觉异常。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血沉↑、C-反应蛋白(+)
影像学检查
MRI检查:椎间盘炎早期的最佳检查方法。T1加权像信号减弱,T2加权像信号增强。
椎间盘改变:早期椎间隙无变窄,进展期(2—4周后)多数变窄,高度可降至椎间隙一半以上,为椎间盘炎的的特异征象。椎间盘脓肿或邻近椎体压缩时,椎间隙可增宽。
邻近椎体改变:椎间盘炎相邻的椎体软骨终板及松质骨均有不同程度的受累破坏,椎体边缘呈明显“虫蚀”样骨质破坏,受累椎体病变区呈弥漫性、片状或带状异常信号,多以椎间盘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破坏区边缘与椎间盘分界模糊。
椎旁软组织改变:椎间盘炎周围伴有软组织蜂窝组织炎,表现为环绕椎间盘的长T1、长T2信号软组织肿胀,或伴有椎旁软组织脓肿。严重者,椎旁脓肿累及椎管及椎间孔,致椎管内硬脊膜外间隙变窄,硬脊膜囊腹侧受压,呈弧形移位。椎旁脓肿波及单侧或双侧腰大肌,致腰大肌肿胀、推移
鉴别诊断
1、腰椎结核:结核中毒症状,白细胞不高,淋巴细胞增高,血沉增高,X线间隙变窄或椎体破坏,腰大肌阴影增宽。
2、腰椎转移性肿瘤:绝大多数不累及椎间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碱性磷酸酶增高。
3、脊椎化脓性骨髓炎:椎间隙正常。
治疗
一.保守治疗:严格卧床制动+有效镇痛镇静+抗菌素应用+理疗+对症
用药应用原则:早期、大量、广谱、联合、持久。
1、头孢唑啉、妥布、克林
2、甘露醇:125毫升,每日两次,5—10天
3、症状严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10毫克,10—15天
4、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2月。
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无热量(1级剂量):无温热感,在温热感觉阈下 急性炎症早期,水肿早期血液循环障碍部位
5、和派小圆针微创治疗
二、手术治疗:少数病人需采取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2—3周控制不满意或椎体破坏超过50%或伴有神经受损症状。
手术方式:
前入路病灶清除融合术
经后路病变椎间盘切除术
椎管探查冲洗、灌注
经皮穿刺椎间盘病灶清除
预防
1、提高自身抵抗力
2、预防感染(上呼吸道、泌尿道)
3、术前常规检查和排除潜在机体感染
4、术中无菌操作
5、术中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