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
【概述】
该病年老妇女较多见,青壮年男性较少见,发病缓慢。关于其发病机制争论较多,有人认为,该病是由肩部肌群解剖位置发生微细变化所引起,并总结出6个痛点。有人认为该病是肩部软组织退行性变,又受寒湿侵入,引起肩关节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广泛的慢性无菌性炎症,软组织广泛粘连,限制了肩关节的活动。因此,有“冻结肩”“凝肩”之称。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只是认识角度不同。软组织的广泛粘连,使得肌肉失去动态平衡。热敷、封闭、针灸、拔火罐、膏药外敷、中药内服、按摩等疗法效果均不理想。曾发明扳手手法,用硫喷托纳静脉麻醉,用人力强行将粘连扳动拉开。但术后患者关节周围极度肿胀疼痛,待肿消后,配合功能锻炼,有一定的疗效。但此法容易损伤健康组织,遗留关节隐痛不适。
【有关解剖】
关节周围的肌肉较多,分两层。前面有肱二头肌,其长头在肱骨结节间沟内穿过,止于关节盂上缘,其短头止于喙突。肩胛下肌止于肱骨小结节。上面有冈上肌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上面的小面。后上方有冈下肌止于肱骨大结节中部的小面。后方有小圆肌止于肱骨大结节最下面的平面。在冈上肌腱和肩峰之间有肩峰下滑液囊。在关节囊与三角肌之间有三角肌下滑液囊。外层是三角肌,起自锁骨外1/3前缘、肩峰尖与其外侧缘及肩胛冈嵴,包绕肩关节的上、前、后和外面。向下收缩变窄成肌腱,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与肩胛下肌共同组成腱帽。
【病因病理】
关于肩周炎的病因病理,历来众说纷纭。从软组织损伤的角度来说,它确实在发病后,炎性渗出,细胞坏死,软组织增生、结疤粘连等病理变化。但究其病因,中医认为,改病由经脉空虚外邪侵入引起。针刀医学认为,肩周炎的根本病因是内分泌失调。这种内分泌变化均在50岁左右发生,当内分泌恢复正常后,就会痊愈。所以,肩周炎的愈后良好,绝少出现后遗症。但此病病程长、痛苦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将针刀疗法和特殊的手法治疗相结合能立即解除痛苦,再配合中药来调节内分泌,以正本清源,可使肩周炎得到根治。
【临床表现】
患者主诉肩部疼痛,不能梳头,严重者肩关节的任何活动都受限制,穿衣困难。有的疼痛夜间加重,影响睡眠。
肩关节周围有压痛,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的附着点喙突处、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压痛较明显。
【诊断依据】
一、患者多为40岁以上,妇女多见。
二、肩部疼痛,一般时间较长,且为渐进性。
三、多无外伤史(有外伤史者多为肩部肌肉陈旧性损伤)。
四、肩部活动时,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肩部外展、后伸时最为明显。
【治疗依据的理论】
根据针刀医学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可知,人在50岁左右,内分泌失调,引起肩部的代谢障碍,使得代谢物淤积,而刺激有关的软组织,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影响肩部血液循环,造成肩关节的动态平衡失调,而产生上述临床表现。慢性期急性发作时,肩部软组织的滑液进一步减少,甚至枯竭,可促进软组织粘连的形成,而形成“冻结肩”,使上述临床表现加剧。依据上述理论,肩关节周围肌肉损伤的部位主要是肱二头肌长短头、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三角肌的起止点,只要用针刀将其附着点的粘连松解、瘢痕刮除,使肩关节的动态平衡得到恢复,再用重要调节内分泌。消除病因,此病就得到了根治。
【针刀治疗】
一、针刀治疗
用针刀在喙突处喙肱肌和肱二头肌短头附着点,冈上肌抵止端、肩峰下滑囊、冈下肌和小圆肌的抵止端,分别作切开剥离或纵行疏通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如肩关节周围尚有其他明显压痛点,可以再该压痛点上作适当的针刀手术,炎性渗出严重者应用强的松龙25mg和普鲁卡因120mg在关节周围封闭一次,术后热醋熏洗患肩,并服中药局方五积散加制乳香,制没药,炒苡米等。5天后,如未愈,再进行1次针刀治疗,一般1~5次即可治愈。
二、手法治疗
针刀术后,让患者仰卧治疗床上,患肢外展,医生站于患侧,让一助手托扶患肢,并嘱患者充分放松。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背侧,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将肱骨上的附着点进行剥离,将胸大肌、胸小肌分开来,然后再将胸大肌(即腋窝前缘)向肩峰方向推压。再令患者于俯卧位,助手仍托患肢,医生一手将三角肌推向胸侧,另一手拇指分拨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腱,务必将个条肌腱分拨开。此时患者患肢原来外展上举可增加30°~50°,医生双手托扶患肢,嘱患者尽量外展上举患肢,当个达到最大限度,不能再上举时,医生双手猛的向上一弹,推弹速度必须快(约0.5秒),待患者反应过来时,手法已结束。如让患者予先知道,因其惧怕痛而使肩部紧张,即推弹不上去又容易损伤正常组织。肩周炎患者经上述针刀和手法治疗,当时即可上举160°左右。
推弹手法是将肩关节关节囊的粘连松解,是无损伤治疗,所有手法均不损伤软组织,针刀是将严重的粘连点剥离松解,手法即是将散在于三角肌深面的筋膜与冈上肌、冈下肌、胸大肌、大小圆肌在肩部的止腱粘连松解,最后的弹压手法则将最后的粘连区(关节囊内粘连)松解。
针刀和手法治疗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患肢活动功能也基本正常。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